清晨,天色蒙蒙,清晨的薄雾笼罩四周,到处一片朦胧之景。
早晨的赵都邯郸屹立在辽阔的大地上,宛如一只滔天巨兽,正静静沉睡着。
邯郸赵国古都,历史悠久,地处太行山东麓,也就是现代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。
东界山东聊城,南临河南安阳,西连山西长治,北接邢台。
南北最大纵距104公里,东西最大横距180公里。
洋溢着浓重的历史风韵,厚重的文化底蕴,经历过时代兴衰的苍桑感扑面而来。
邯郸一词最早出现在《春秋谷梁传》(“襄公二十七年:故出奔晋,织絇邯郸,终身不言卫。”)。古称邯(赵邯郸县。从邑,甘声。――《说文》。
朱曰:“今直隶广平府邯郸县,甘地有邯山。”)邯郸地名之由来,现一般以《汉书地理志》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:“邯郸山,在东城下,单,尽也,城廓从邑,故加邑云。”
意思是说,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,在邯郸的东城下,有一座山,名叫邯山,单,是山脉的尽头,邯山至此而尽,因此得名邯单,因为城廓从邑,故单旁加邑(阝)而成为邯郸。邯郸二字作为地名,三千年沿用不改,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。
邯郸城邑,肇起于商殷。
邯郸之域在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