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已经敲定了双方要合作的事情。
剩下的时间,杨博便是和严绍庭详细的说明了一些注意事项。
毕竟他在朝中这么多年,虽然这一次要借严家在都察院和言官那边的力量发出不同的声音,但他也是有自己的人手需要去调动。
不过到底还是定下了具体的时间。
朝廷里针对宣府镇的弹劾,他们所要发出的不同声音,必须要赶在皇帝传旨召集内阁和朝臣廷议前完成。
不然等到事后,再去做这样的事情,就是无用功了。
送走杨博之后。
严绍庭重新坐下,却是眯起双眼,默默的琢磨着。
徐渭将茶桌上的东西全都收拾干净,重新泡了两杯茶。
“按理说,言官们对杨博的弹劾,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,便是较真也不过是降旨训斥两句而已。所以他今天句句不提自己,字字都在说宣府。”
徐渭默默的分析着当下的情况。
严绍庭低头端着茶杯,喝了一口昌平自产的茉莉茶,味道不重,淡淡的茶香味里带着更加细微的茉莉香。
“救宣府,便是在救他杨惟约自己。”
“这一点他很清楚。”
严绍庭喝了一口茶,让茶香和香萦绕在唇齿之间。
对于今天杨博的突然登门到访,如今看算得上是在预料之外,却也在情理之中。
至少自己年初因为郭玉创的关系,在老道长面前谋划了一个大局,这一点就能让杨博看到自己会在这件事情上出手帮忙的可能。
同样的。
现在朝廷里的风波,主要就是来源于宣府。
如何定性宣府在这一次蒙古人进犯这件事情里的作用和功过,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点。